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博雅轩
 
琴道文化与乐教理想(4)
    点击数:2275    更新时间:2010/3/10 0:06:11    收藏此页

孔子一生都极为热爱音乐,曾“击罄于卫,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罄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未之难矣。’” (注:参见《论语·宪问》,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25页。)可见即使是在音乐的演奏过程中,孔子也融入了他的人格节操,寄寓了心存天下的深意。我们既惊叹“荷蒉”者透过音乐知觉现象判断孔子志向愿力的正确,同时也深入地了解到孔子走的是一条与归隐者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孔子并非不能“入境”者,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以及“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参见《论语·述而》,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1页。)的喟叹,都表明孔子已进入了物我浑忘的音乐“道境”,不仅身心皆为此“道境”所化,而且生命也完全与音乐合一。孔子曾师从襄子学琴,经历了由“曲”(熟悉乐曲)到“数”(熟悉技艺)、“志”(领会人文意蕴)、“人”(感通人格生命)(注:参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第1925页):“孔子学鼓琴,十日不进,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以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问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问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人也。’有问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选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望如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准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即精神境界不断提升超越的过程。从孔子学乐的过程不难看到,音乐诠释学所蕴含的意义由于智慧心灵的领悟而得以全部敞开,最后的结果便是“艺术世界”与“人格世界”合为一体的尽善尽美境界的达致。艺术的“生命化”和生命的“艺术化”同时成为存在的两个方面,艺术深刻地“见证”了一个“活”的人格世界,人格也通过审美对象“召唤”出一个“活”的艺术世界。
  继孔子之后,以琴乐寄托生命理想的文人雅士,可说是代不乏人。嵇康便说自己“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注:参见嵇康《琴赋》,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3页。)。白居易《好听琴》诗则云:“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欧阳修更说他“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寝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 (注:参见欧阳修《三琴记》,刘德清、刘宗彬评注:《唐宋八大家文集·欧阳修文》(上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文人雅士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生活绵延了琴道文化,也维系了精神价值和人格理想的传承不坠。音乐不仅抒发了幽遐独邃之志,而且也倾吐了寥廓闲奥之思,既展现了存在的本真性内蕴,也丰富了生命的精神性意义。


 

总页数:1   1    

上一篇:琴道文化与乐教理想(3)   下一篇:琴道文化与乐教理想(5)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