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讯
 
高校“淑女班”引发争议
    点击数:3693    更新时间:2009/4/15 19:50:06    收藏此页

委身社会不良风气

  还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近日,武汉科技学院“淑女班”50名身材高挑的女生上完了首节课程:由湖北广播电台主持人,知名个人形象塑造专家李琦讲授形象设计。与社会培训机构开办的高额收费、课时较短的“培训班”不同,“淑女班”学制为一年,不用缴纳学费,学校称其目的在“发扬传统文化,倡导国学经典,培养具有真善美的现代淑女”。

  据介绍,“淑女班”采用非专业教学模式,所有课程均在课余时间展开,6门课共50课时:国学经典8课时、艺术修养课程8课时、化妆技巧课程8课时、形体训练8课时、公关礼仪8课时、服饰与色彩搭配5课时。其中“国学经典”主要是对《论语》和《孟子》的解读赏析。艺术修养则主要是传统女红技艺培训,包括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培养考核合格后,学校将颁发结业证书。 

  大学到底有无开设“淑女班”的必要?一时间在网络上热议不断。 

  “淑女班”学员、武汉科技学院08级服装设计专业阳柳说:“‘淑女班’让我学到很多东西。现在,学校教育对于礼仪这些为人处事的教育还比较少,只是在德育教育中有所涉及,且偏重的还是精神层面。而‘淑女班’正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补充的机会。” 

  “淑女班”辅导员王晶说,很多女生都说她们加入“淑女班”后感觉自己比以前更自信了。诸如刺绣,学院选择的就是简单易学的十字绣,不仅要培养她们的审美观,更重要是锻炼她们的耐心。其实学会技能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给她们带去什么。 

  然而,网友“若苦”对此却提出质疑:开办“淑女班”是高校的悲哀。高校任何时候都应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在庸俗的世风面前,理应具有独立的道德和学术尊严,而不应委身甚至染指于社会不良风气酱缸。 

  网友“哑樵”表示,如果说要提高这些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课程是不是应该给更大范围的学生开设呢?何以要惟独善待美女呢?如果说要改善女学生的仪表仪态,是不是全校的女生都应该提高一下啊? 

  面对质疑,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党委书记郭维琪表示,“淑女班”的学员确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的。因为我们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再加上一些实践性课程如化妆、形体训练,需要老师针对性指导,所以就没有面向更多的学生。不过,国学等理论课程是面向全院学生,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来听。 

  高校培养“淑女”该不该被斥责?

  “淑女班”究竟会教出怎样的淑女?是遵从三从四德的封建女性,还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优雅女性?淑女教育是对女大学生的束缚还是成就? 

  网友“夏余才”表示,或许我们的审美观又回到了封建时代,那些女红,那些国学礼仪,不都是封建社会里要求女性所必须学习的内容么?学习了这些东西,也便符合了当时时代强加给女性的种种要求。而按照那些标准打造出来的女性,取悦的是谁?社会,还是男性? 

  网友“查俊”说,当今社会,允许个性张扬,鼓励百花齐放,已成为“天下大势”,把女性束缚在某种框框内,不但磨灭了个性,也显得有些造作。如果我们的高校教育,到今天还在取悦封建社会的标准,实在是一种历史倒退。

  武汉大学关培兰教授认为,淑女概念的提出是对女性定义的曲解。“我不否认当代女大学生应继承贤良淑德的传统美德,但传统的都是好的吗?如果我们按照淑女的标准去要求女性,那么只能是使女性努力成为男人心目中的女性。现代女性最重要的是要自立自强,有自我价值意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浙江社科院的一位社会学专家则认为,“淑女”不是守旧的代名词。淑女气质的内涵绝不等同于中国传统意义的礼教名词,它是本身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高度展现,它是在长期的儒家传统的熏陶下,在中华文化的浸染下形成的在言谈举止和思维习惯上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性魅力。

  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08级市场营销系江华也表示,“淑女班”是对当今传统女性文化教育缺失的补偿,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一些非主流文化充斥在现代女性文化中,很多传统女性的美德都已被人们遗忘,现代女大学生应继承传统女性文化中的一些精髓,提升自己的涵养和气质。

  武汉科技学院理学院08信科系吴宇清也表示,“淑女班”的课程除了国学经典和女红外,还有公关礼仪、艺术修养等现代课程。淑女教育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高雅行为准则,它要求我们摈弃传统女性当中的奴性,成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女性。

  当代我们还需要淑女教育吗?

  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党委书记郭维琪表示,当时创办“淑女班”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提升女大学生们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她们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但没想到报名的人那么多,整个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教室外也站着人,甚至很多男生也前来报名。当时,我们就在思考,这是否反映了学生们的某种需求呢?” 

  据了解,类似“淑女培训班”往往针对女孩子的性格修养特点,设置了如钢琴、古筝、书法、绘画等课程,充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另外还有坐姿站姿、餐桌礼仪、梳洗穿戴等礼仪课程。 

  有专家指出,当今社会,强调人才的丰富性、全面性,良好素养、得体举止和优秀的脑袋一样,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尺。因此,淑女教育并非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相反应成为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 

  网友“奚旭初”说,“秀外慧中、学贯中西、品位高雅、多才多艺”,要成为这样的“完美女性”,不是容易事,而最终能否达到目的,也是另一回事。但是至少,有这样的追求本身就足以称道。 

  “其实,我们只是想树立一个标杆,给大家一个引导方向。淑女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目标。”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党委副书记袁卫华说。“淑女班”是我们对素质教育探索出的一条新路,我们也是一边走一边完善,现在引起大家的关注和争议,从某一个方面说明我们走对了。“淑女班”受到学生的欢迎也说明以往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些方面有所缺失。而我们也是在进行“补课”。 

  袁卫华表示,大家的质疑也提醒我们,除教好技能外,学院更要加强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使这些女大学生学会自立自强,成为既知书达礼,又思想先进的新时代女性。当然,我们承认气质和内涵的培养无法在一年内速成,但这一年的学习经历至少可以给她们一定的人文熏陶,这对她们综合素质和气质的提升会有所帮助。    

 

  [相关评论]

  高校“淑女班”

  培养现代“淑女”

  引热议

  古语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日前,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淑女班”,要求学员不仅要懂国学礼仪,会茶道女红,还要懂得化妆技巧、服装搭配,甚至学习汽车驾驶。 

  公开以“淑女班”命名培养现代淑女,在国内高校尚属首次。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社会关注。这是在提升女大学生自身修养,还是大学教育对世俗的迎合?这是教育的创新,还是教育的堕落?争议也令人思考,我们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是否需要这样的“淑女教育”? 

  

  争议声中的高校“淑女班” 

  

  据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党委书记郭维琪介绍,怎么样和对方打招呼、握手,形体语言等礼仪规范都是“淑女班”必备的课程,此外,还要学习插花和茶道等内容。 

  “淑女班”还对学生从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进行培训,改变其内在气质,提升人生格调和价值品位。此外,化妆技巧、经典国学、服装与色彩搭配等也是学习的主要内容。 

  郭维琪表示,“淑女班”旨在“发扬传统文化,倡导国学经典,培养具有真、善、美的现代淑女”,6门课程共50课时,全部免费。首期学员为50人,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学期一年,最终可获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也许是“淑女班”的名字过于显眼,高校要培养“淑女”之举一时间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内在气质和传统道德怎能在一年内速成?”网友“马韵筠”质疑,也许经过培训后,“淑女”们能够掌握“淑女”所应有的一定“技能”,但这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到头来,“秀外慧中”变成“绣花枕头”也未可知。 

  更有网友指出,“淑女班”暴露的是当前大学教育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是一种媚俗的噱头,是学校教育对世俗的迁就、迎合,更是对大学精神的亵渎。 

  

  “淑女班”需要培养怎样的淑女 

  

  对于“淑女班”,武汉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英语老师李之光认为,大学教育一向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学生的为人处事、社交礼仪等教育缺失太多。走向社会前,让她们有所接触,对以后的工作和人生都会有帮助。

  网友“王艳”表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很正常。但如果致力于培养近乎商品化的“淑女”,就等同于变相助长处于模糊层面的“不正之风”,有违大学精神。也有网友表示,按照那些所谓标准打造出来的女性,不论是为了社会还是为了男性,都会让人的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悲凉。 

  面对热议,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党委副书记袁卫华表示,武汉科技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在国内很知名,在组建模特队和礼仪队之后,学院成立“淑女班”的初衷就是想扩大素质培训,提高女学生修养。学员并不脱离原班级,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像学生社团一样由学生会管理,很受学生们欢迎,成立那天,整个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还有不少男生来听课。 

  “淑女班”学员、07级服装设计专业任伟静说,当初就是很好奇,觉得像化妆技巧、形体训练等对今后面试很有帮助,通过接触这些自己专业没有的课程,不仅增加了知识面,视野也更开阔。“现代的淑女应是内外兼修,传统与现代结合,摈弃传统女性当中的奴性,有自我的女性。” 

  担任“淑女班”管理工作的王晶老师表示,其实“淑女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女生的自信。特别是不少贫困地区来的女孩子,通过礼仪、化妆等培训让她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淑女教育究竟走向何方 

  

  武汉科技学院的“淑女班”并非特例。据了解,之前也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白领女性塑形班”和清华大学的“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还有社会上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高额收费的“淑女培训班”等。

  对此,武汉大学关培兰教授认为,淑女概念的提出其实是对女性定义的曲解。“我并不否认当代女大学生应继承贤良淑德的传统美德,但传统的都是好的吗?”

  “其实,‘淑女’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目标。”袁卫华副书记说,“做事先做人,女大学生做事要先学会做女人。”

  近几天,已有五家企业给学院打来电话,询问现在能否与“淑女班”学员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直接工作。“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袁卫华说。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我们也承认气质和内涵无法在一年内速成,但至少可以让她们在人文熏陶中泡出点味道来。”袁卫华说。

  淑女教育进课堂,是时尚还是回归? 

 

  学礼仪、练形体、学烹饪,从举手投足练起,从一个微笑学起……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从上海市妇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获悉:类似的淑女课程不仅在课余辅导班上纷纷开设,而且正在走入正规大学甚至中学的课堂。 

  和传统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相比,新时代的淑女应该是什么模样?在提倡女性解放、两性平等数十年后的今天,开展淑女教育又蕴涵着怎样的含义? 

  

  淑女教育成为培养新女性的一条途径? 

  

  上海市妇联发展部负责人潘卫红告诉记者:以市三女中、同济大学女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妇女干部学院等为依托,上海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形成从中学、大学到“大学后”的女性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在现有或者将要开设的学校课程中,将含有加强女性修养、礼仪教育、家政技能等“淑女课程”。 

  放眼全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纷纷开设“卓越女性高级研修班”、“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白领女性塑形班”等,课程内容有:跳芭蕾、练仪态、学防身、讲美容、做西餐……被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淑女班”。 

  此外,近年来上海一些针对10至15岁少女推出的“淑女培训班”也颇引人关注。培训班称将通过各类培训,将女孩打造成优雅有余又不失阳刚、言谈得体且兼有艺术素养的淑女。不少家长表示有意让孩子一试。有的家长表示,给孩子报名参加淑女培训,只是想为她“立些规矩”,还有的家长则认为,10至15岁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时候加以适当的性别教育很有好处。 

  淑女教育的走红,反映出相当一部分的群体认为淑女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普遍受到肯定、占有优势。“我们小时候从没有想过做什么淑女,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希望自己和男性一样。”全职太太陈越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她坦言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一位淑女:“容貌是先天的,淑女的修养气质是后天培养的,我希望孩子优雅、知性,待人接物惹人喜爱。”

  

  在菁菁校园里,感受“淑女”学做“淑女”

  

  2006年9月7日晚,苏州复兴私塾的“小小淑女学堂”开课。据了解,“小小淑女学堂”的首批学生共有6人,均是10岁以下的小女孩。该学堂主要教授中国古代典籍、弹琴、下围棋、吟诗、作画、刺绣、茶道等,旨在弘扬国学,培养具有独特文化气质和典雅行为风范的现代“小淑女”。  

  吃西餐时的刀叉怎样摆放?赴宴会如何穿着才得体?汤过烫时该如何入口?碗中的汤无法用勺舀盛时该怎么办?坐姿、走姿、如何表达笑意……这些似乎离中学生活很远的礼仪规范,作为一门选修课走进了上海市三女中的校园,而且还挺受学生的欢迎。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前身是1881年创办的圣玛丽亚女中和1892年创办的中西女中。这所美丽的校园曾经走出了宋氏三姐妹、张爱玲、外交家龚澎及一批女院士。上海市三女中老校长薛正女士曾经说过:“我们培养的不仅是大使夫人,更要培养大使。”淑女课程的提议者李军老师表示,由于女中只有女生,校内的女生相对形成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风风火火,要么内向文静,这是使她萌生开课的初衷。她也希望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礼仪的同时,让学生在待人处世方面更加到位。 

  上海师范大学近年来在学校设立女子文化学院,报名者踊跃。女子文化学院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是专门根据女性特质设置的。学院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和一般的中文系不同,该学院提倡在感悟中汲取知识,增加了很多女性作家和女性角色的介绍。针对女性逻辑抽象能力方面的欠缺,学院还设有语言叙事逻辑课程,培养学生缜密的文学写作思维。同时,学院也很重视性别意识和妇女理论教育,并设有女性学、家庭伦理等课程。 

  复旦大学将女生寝室19号楼命名为希德楼,以纪念一位被誉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复旦大学第一任女校长谢希德;并在希德楼中设置主题展示区“知名女性风采区”和“希德风采区”。 

  以希德楼为基地,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女生成立了“希德淑园”学生组织,通过对女生楼进行形象设计、对女生应具备的素养和技能的讨论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探讨两个问题:怎样的女性才是优秀的女性?如何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她们成功举办了学院首届女生节,提出了“优雅内心、智慧头脑”的口号,旨在培养和塑造出色得体、自信优雅的复旦女生。 

  我们需要怎样的女性教育?

  针对淑女教育受到肯定、不少女性乐于参与的局面,也有舆论认为:我国女性解放是从鼓励女性走出家庭、教育女性自立自强开始的,时下的“淑女教育”与其说是一种受到追捧的时尚,不如说是一种女性意识的回归。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笼统地讲,所谓淑女就是指有教养的女性,过去指的教养主要是指家庭教养,今天的教养更要兼顾社会教养和文化修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的女性身兼事业与家庭双重角色,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当代女性希望自己气质好,知礼乐、懂诗书,因此女子教育受追捧不足为奇。 

  顾骏说,社会本来就是多元的,无论是淑女学堂,还是女子学院,实际上都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表现。社会对于传统淑女教育的认同和接受是建立在宽容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是做淑女,还是做野蛮女友,是完全个性化的选择。这种女性教育模式增加了人们的选择机会,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象征。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女性都不能失去自身独立的声音与价值追求。 

  女性问题专家、《现代家庭》杂志社主编孙小琪表示,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女性自身的特征,甚至刻意去抹杀性别意识。“淑女教育热”,反映了女性群体甚至是社会对女性美的一种向往,在淑女教育中包含了礼仪,也包含了传统认知上对女性分工范畴的一些技能。 

  孙小琪同时提出要避免对淑女的“误读”,她说:“有的课程甚至加进了如何取悦异性的内容,‘女为悦己者容’等观念并不应该被大力提倡,提升女性自身的修养素质才是淑女教育的根本。我们应强调全社会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理解女性,实现两性的和谐发展。” 

  高校开办“淑女班”是莫大的反讽 

      昨日,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50名身材高挑、形象气质颇佳的女生,在经过自荐、推荐、层层考核等环节后脱颖而出,正式成为该校“淑女班”的首批学员。按校方公布的教案,这50名美女学员将接受系统的礼仪培训,最终被培养成秀外慧中、品位高雅的新“淑女”。(4月2日《长江商报》) 

  此前,浙大开办有“卓越女性培训班”,清华也有“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这些班都被戏称为“淑女班”。这两种“淑女班”主要为社会女性提供培训服务,明显是种商业逐利行为,顶多算是种不正之风,但武汉科技学院却不同,其“淑女班”培训的对象并非为“有淑女需求”的社会女性,而是在校女大学生!这必然意味着高校欲抛下尊贵的教书育人功能,转身于庸俗的、病态的社会功利泥沼,将女大学生导向价值的误区! 

  在我看来,如果是社会商业机构,要开设“淑女班”就让他们开好了,但高校却不能。因为高校毕竟是高校,任何时候都必须以教书育人为宗旨,而不应委身甚至染指于社会不良风气酱缸。否则,高校就该叫“百货商店”了! 

  总之,高校真的不该针对在校女大学生开设“淑女班”,如果把女大学生培养成富太太甚至“二奶”,那将是一种莫大的反讽!奉劝武汉科技学院“淑女班”还是立即打住吧!

总页数:1   1    

上一篇:详解“东邪西毒”新配乐 8种乐器奏响8位主角   下一篇:打造古筝销售“沃尔玛”依靠网络推动古筝产业发展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