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的起源解析
    点击数:2141    更新时间:2013/5/6 18:43:44    收藏此页


古代有一个传说:黄帝令素女弹五十弦的瑟,听了之后悲哀不止,于是将瑟破了,从此瑟只剩下二十五弦。秦地,有兄弟两人争瑟,结果又破为二,的名称就此而得。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是由瑟演变而来的。不知这种说法除了上述传说之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理由。我们觉得此说很有些可疑之处。中国汉字的形体与部首偏旁,大都有些道理的。就拿我们民族乐器名称的造字来说吧,钟、镰、钱之类用“金”字旁的,都是金属制的敲击乐器;签、萧、管、笛之类用“竹”字头的,都是竹制的吹奏乐器,然而唯独筑、二者是例外,属击奏和弹奏的。如果按我们老祖宗的习惯,若果真由瑟脱胎而来,那么造字不应作“竹”字头。可是为什么还用“竹”头呢?当我们找到了有关文献资料以后,疑团就逐渐解开了。

   东汉许慎的《说文》、应劭的《风俗通》、唐代杜佑的《通典》一致认为,是五弦的筑身——不是说它形似筑,而就是筑。上述文献中没有瑟身的说法。那么,筑身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据《说文》《音乐旨归》等书籍记载,筑就是用竹做的,并用竹尺击奏。由此看来,筑与同用“竹”字头,就完全符合汉字造字规律了。那么现在的如此象瑟,它与瑟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有说起源于筑,而后来的发展却深受瑟的影响。据记载,东汉时期在并州、凉州都出现过形似瑟的,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留下改革家的姓名。至魏时,就有了用泅滨的樟木做的记载。可以推断,完成由竹质的筑身到木质的瑟身的改制决不晚于汉魏时期。虽然,受瑟的影响而发展,甚至最后取代了瑟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字,并没有因此而改动。后人只是依据“兄弟争瑟”的传说和、瑟外形之相似,产生了是由瑟发展而来的误会。

  瑟能给以影响,说明有它合理的因素,而后为什么又被所代替了呢?这不是很有趣的历史现象吗?

   不管怎样,我们现在可以明确本地认为真正的直系亲属是筑,而瑟不过是它的旁系亲属。

总页数:1   1    

上一篇:古筝仙子常静北京保利剧院“静界-静心之旅”古筝音乐会   下一篇:关于练古筝的时间问题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