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料总汇
 
客家筝曲特点
    点击数:1892    更新时间:2009/7/14 0:22:09    收藏此页

客家乐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东音乐,而是源于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

    古时中原地区人口南迁至粤闽一带,外来的中原音乐吸取当地民间音乐精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器乐品种客家音乐。粤东地区十分闭塞,使得客家乐保留了许多中原古乐的特征,至今仍具有古朴典雅的汉乐遗韵。

    客家音乐中有一种以、琵琶、椰胡演奏的“三件头”的表演形式,因风格清新雅致,故名清乐。客家曲就是从汉乐的清乐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常被称为汉乐曲。

    客家曲有大调、串调(包括:小调)之分:

    大调类曲结构严谨,作品为规范的六十八板。按现代乐理表述:六十八小节或六十八个重拍。代表曲目:《崖山哀》、《出水莲》、《昭君怨》。

    串调类曲包括广东汉剧的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曲牌。这类乐曲长短不一,结构富于变化。代表曲目:《西厢词》、《平湖》、《蕉窗夜雨》、《翡翠登潭》。

    客家曲的旋法变奏和技法特点如下:

    调骨的慢板添字:

   (调骨奏4/4慢板)慢板反复演奏二至三遍,由于速度慢,故采用骨干音“添字”和“延续滑音”的手法加以充实。

    慢板后的中板:

    乐曲速度渐快,转入2/4拍,旋律即开始减字而精练。

    中板速度再快,转入1/4拍,此时旋律反复两遍以上,在减字、加花、变奏型等方面更加丰富。

    减字时只奏调骨,一般将旋律先配以勾、托,在接八度和音的“大撮”指法来突出旋律。

    调骨加扫弦“加花”:即调骨加五声音阶下行琶音来装饰旋律。客家曲追求古朴典雅的风格,很少使用华丽明亮的长扫弦加花,一般不超过两三个音符。

    “幺板”(切分)节奏音型的变化:即将调骨发展到由中指(勾指)起板,先勾后托更进一步发展。有板无眼的“板后音”(切分),突出后半拍,休止前半拍。此法不一定在整个曲子中全部使用,而多是与减字手法在不同乐句中交替使用。这种演奏手法使乐曲更加充实,使全曲易进入高潮。如:曲《蕉窗夜雨》中板部分的三次变奏。

    在旋法变奏过程中,为了丰富音色的变化和对比,增强曲调情绪的起伏,常采用乐句音高的高低翻变手法,将旋律乐句提高八度或降低八度来演奏

    突出低音为旋律配和声:

    在我国传统各大乐流派中,这是客家派所特有的技法。即:根据演奏者对乐曲掌握的熟练程度,无论在演奏慢板还是中板时,一般在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有时也在乐句中选择),用勾指或八度和音向内游弹的手法,使音延长,音韵更加深厚,形成为下一个乐句的旋律配和声的“先现根音”的效果。

    这种技法使旋律形成多声部的立体感,更易发挥客家曲古朴典雅的风格,又能使旋律充实丰满。丰富多变的左手滑音:

    传统客家采用金属弦,可以自如吟弦,为延长余音和作韵创造了条件。使得客家曲独特典雅的特点,比其他乐流派的曲更具“内涵”和“深度”。

    客家曲在旋律调式上又有“硬线音阶(由56123构成五声音阶,47作为装饰性的经过音,在旋律中偶尔出现)”和“软线音阶(由57124构成五声音阶,63作为装饰性的经过音,在旋律中偶尔出现)”的区分。硬线曲轻快华丽明朗活泼;软线曲委婉典雅哀怨缠绵。

    客家曲代表曲目:《出水莲》、《蕉窗夜雨》、《崖山哀》、《翡翠登坛》《平湖》、《昭君怨》等。

总页数:1   1    

上一篇:河南筝曲特点   下一篇:浙江筝曲特点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