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讯
 
中国民乐伴奏生活
    点击数:2177    更新时间:2009/10/30 13:01:30    收藏此页

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年年奏响雄壮欢快的《拉德斯基进行曲》。1998年的农历新年,金色大厅里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中却流淌出了东方神韵,这是来自东方古国的天籁之音——中国民乐。在那一年,东方音乐倾倒了西方世界。时至今日,中国民乐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全球各地。

  自古以来,无论婚丧嫁娶还是丰收节庆,中国传统乐器的悠扬乐声一直都是中国生活最好的伴奏。以各种打击乐器为主的“锣鼓乐”节奏鲜明、热烈活泼;以各种弦乐器为主的“弦索乐”婉转抒情、清新雅致;以弦乐器和管乐器合奏的“丝竹乐”风格细腻,如江南丝竹;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风格粗犷,如西安鼓乐。它们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国生活的忠实伴侣,其中饱含着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女子十二乐坊”使中国古老民乐焕发出现代气息
   二胡独奏《茉莉花》

    在流行音乐席卷全球的今天,民乐在中国仍然拥有众多爱好者和传承者。各地的民乐演出此起彼伏,从来也不缺乏听众。传世名曲如笛子曲《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千年流传、百听不厌。古筝、二胡、扬琴、排箫……中国父母常常在儿女幼年之时就为他们选一样民族乐器开启童智。民乐成了好几代中国人开启传统文化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民乐在戏曲和曲艺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戏曲中的“文武场”便是由传统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文场”以弦管乐为主,有胡琴、月琴、三弦等;“武场”以打击乐为主,有板鼓、小锣、大锣等。民间戏曲票友多兼通一点“文武场”的技能。公园里常常可见矍铄老者操着一把京胡咿咿呀呀地吊起嗓子来。各种曲艺形式往往缺不了民族乐器:苏州评弹离不了小三弦和琵琶,京韵大鼓、山东快板、安徽琴书更是以民族乐器来命名的。

  各地乡间的锣鼓班子也是民乐的另一番精彩演绎。锣鼓班子的成员都是朴实平凡的村民,吹拉弹唱的手艺都是农闲时自己练就的,逢着插秧、采茶等重要农事,或是婚丧、添丁等红白喜事,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下,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上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腰鼓,热烈、喧腾,充满了原始意味和乡土气息。陕北一带的乡村,几乎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逢年过节,陕北汉子们打起腰鼓来,气宇轩昂,吼声震天,地动山摇。而江南一带的女孩儿家仍有不少自幼操习古筝。扬州二十四桥的中秋夜,年年有古筝齐奏伴随月光流淌,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后记:

    中国的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民歌都能反映出人民的思想和时代背景的。从文化地理的角度上探讨,根据民歌文化的地域整合性,全国民歌文化又可分为七大区域: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以北方号子为代表的“粗犷刚劲风格”、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以云、贵、川山歌为代表的“西南高原风格”、以长调为特色的“北方草原风格”、异域风格的新疆民歌以及高山雪原上的民歌。

    中国忽略传统文化的保护体现在各个方面,民歌文化自然也位列其中。从“文革”中的“破四旧”开始,一些所谓的旧文化的、渲染爱情的等类型民歌被彻底禁止,使民歌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改革开放之后,一味的追求外来文化、流行文化则让民歌文化彻底失去在主流歌曲文化上的位置。一些民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甚至就是记录民族文化发展的“活书”,比如藏族的说唱、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纳西古乐……,很多民族原生态的创作,都是经历了几个世纪流传的文化,它比现在的流行歌曲生命更长久,但是民歌文化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价值观的改变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

总页数:1   1    

上一篇:四川省面向全社会征集女兵 包括10名文艺特长兵   下一篇:苏州民乐喜获全国青少年民乐一等奖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