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美文
 
对一种演奏技术或演奏状态的感悟:兴奋与松弛
    点击数:2091    更新时间:2009/11/26 12:42:27    收藏此页

就回想上学期所弹作品《夜深沉》,便可以发现一直困扰自己的其实是一种怎样协调“兴奋与松弛”的状态。
        人最本质最原始的状态是放松的,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东西才最真实。如果将松弛带入到音乐演奏中,便可表现为所谓的啊“人的全身打通”。这不免让我想起曾看过的一个“马林巴”比赛,其中有位选手在演奏过程中总会抬脚,她的这种下意识的动作不免会引起人们的好笑,但换角度想,她的人与音乐到是到了通畅、一致……演奏中的松弛度直接关系到音色、音质、音量,一旦紧张,声音就会发飘,吊在上面,这种现象在慢板中就会表现为音不实在,显得空洞,因为慢板本身音与音间的空隙就较大如果不能保证作到最基本的“音质“将其添满”,就使人乏味;当然松弛对于快板来说也尤为重要,越快越要松,让自己的每个手指解放开,体会并提醒自己要松,否则音便会打在一起,浑浊不清,更不用谈深层的对比、表现了……
        松是最基本的,单松不等于人散掉,脱离演奏的状况。兴奋是对演奏状态的保证。在人的构造中,头位最高处,其实可以理解为“领导”的作用,因为其拥有大脑,所以成为最快的直接感官部位。当人们接受到某种信号时都是先由大脑过滤并产生反映的,所以当我们演奏的状态带动整个人的兴奋度。但往往一兴奋就会紧张控制不住,这也是我存在的问题。我也一直在将两者(兴奋与松弛)能尽量相融,有时手上是松了,人却傻掉了,脱离了音乐,有时人是兴奋了,但声音又没下来,全飘了。例如《夜深沉》中的快板部分就是“兴奋与松弛”融合的最好例子。这段中快速指序的运用再结合曲调的走向、结构,将金曲推向高潮,在这么快速度和较长篇幅的前提下,放松是必然的,但同时又要抓住人们的兴奋点,那么在每个段句中的重音就尤为重要,像?? 3656??? 3656?? 365i?? 5365? 5i65 ……这样的乐句中,每一组十六分音符的第一音就是重音,而重音的表现除了在音色,音量上的区别,还要结合人的状态,这样的的壮态就表现在与重音的配合。相同的在一长串接一长串的音中,以松弛的状态把每一音都弹清楚,在突出重音的兴奋,就是达到两者交流。
        松弛是基础,兴奋是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不融不可,其实在两者达到完全统一时,语言已无法形容,自己的体会与理解才是重点,我祈求着自己能快点找到两者的交融点,因为那一状态才是我可以成为演奏者最基本的要求。
二:作品分析
闹元宵
        本曲作于1956年,是曹东扶先生制作曲中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多结构的乐曲,作者吸收了一些赋予浓厚地方特色的河南民间音调并加入独特的演奏技巧,描绘了闹元宵的民间风俗场面及活泼诙谐、跌宕起伏、锣鼓喧天的热烈气氛,表现了元宵佳节期间的各种欢腾场景。
        在乐曲晴朗的引子里,采用大幅度急速划弦,连续性劈双弦及长摇指法一开始就把“闹元宵”“闹”的意境显示出来。
        第一段是吸收河南民间吹打乐的某些音调加以柔合而成的,在这段里右手扣指、托劈剔勾的指法与左手滑音,大颤等相配合,模仿唢呐的吹奏。平稳流畅,优美如歌的旋律,好象是人们在过元宵节时互相畅叙往年的愉快生活。
        第二段是乐曲的主题部分,在这段中,作者把豫剧、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戏曲中汲取的素材融合贯通起来,使得曲调活泼恢谐,跌宕起伏,尤其是在曲子进行中作者用他独创的左手击弦,配合右手的勾、托、抹、剔,模拟出锣鼓声,更增添了节日气氛,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了“闹元宵”时各种欢腾跳跃的场面。
        最后一段,为了与引子的强烈情绪相呼应,作者又吸收了河南曲子(鼓子头)中赋予动力性的节奏,以右手划弦及左手和弦,扫弦将乐曲推向高潮,犹如浪涛奔腾,展现出人们喜悦的心情,又迎来新的一年。


        这首现代作品是在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后有感而作。《一剪梅》是李清照写给她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极言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因此就奠定了作品是在“愁”的基调上。
        全曲明显的被分为六段。第Ⅰ段广板可理解为全曲的引子,用不协和的增八度起头,让人立刻凝神,接下去音乐走向高低音域跳动很大,似乎是在描写秋凉逼近,妇人思念丈夫时急切,愁乱的情绪,为展现“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场景,突出了全曲的主线。接下去Ⅱ—Ⅴ段让人感觉是妇人在开始的愁乱中渐渐冷静下来并回想起往日与丈夫共处时的点滴,描绘了一幅幅画面。随着想念的深入,情绪的起伏,曲速也由慢至快。例如第Ⅱ段的行板,曲速柔缓,像是描写了两人席地而坐赏云的情景,因为云有变幻莫测,所以曲调有些游离,即使其中有些短促变幻,但总体依旧给人静谧的感觉。而第Ⅲ—Ⅳ段则像是妇人看到天上飞过的大雁想起与丈夫一起喂鸟时的景象。此段让人融情于景,连大雁都归巢了,而人何时归呢?原以为大雁是否会捎信来,然而一切都空了,就如同曲中第Ⅳ段结束的长串琶音,越来越远,大雁也随之飞走了……看到大雁成群结队的飞走,或者是因为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于是情绪调转,想到了两人泛舟湖上的情景,这也是全曲的高潮,因为是愉快的事,所以用小快板表现了当时嬉戏快乐的心情。然而在此时越是想到高兴的事就与现实反差越大,失望就越大。慢慢地从回想中走出来,就如同第Ⅵ段又回到了慢板,想者现实的状况,渐渐地,随着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且用一个刺耳的大七度结束,给人遐想“怎一个‘愁’字了得”……

段落   表现内容   思想感情

Ⅰ   “红藕香残玉簟秋”   思、愁 
Ⅱ   “席地裳云图”       怀念 
Ⅲ—Ⅳ   “雁归思夫图” 期盼 
Ⅴ   “泛舟嬉戏图”   愉快 
Ⅵ   “归实生愁图”   无奈 

戏韵
        作品运用熟练的京剧小调打破了固有的乐曲走向模式,多以快速的约段穿插,几乎没有慢板或抒情的大段表达,因此,全曲结构紧凑给人一层一层向上推的感觉。统的引子----慢板的接口,让人生疑产生兴趣。正因为模式不同:衔接就很重要,在快板的开头不能太冲,需要灵巧,否则让人觉得接不上。虽一大段都归为快板,但中间的层次感要抓住,每一层的强弱都要设计好,不让人觉得罗嗦。快板之后又接到了散板,此时的散板给人空间感,结尾两大串泛音很有特点,要做出起伏。接下去又是快板,但不同于前面的快板,此时是慢起渐快,并且是主旋律的变调显现。在这一大段的快板中可以分为两层,除了主旋律的一部分就是快四点的表现,因此,“张力“变得尤为突出,强弱、重音都要做出来。全曲的结尾又回到了自由地散板,虽不长,但很强,所以结束要收得果断、干净。

引子(散板)   随意 
快板   轻快 
散板   空间拉开 
快板   慢起——渐快——更快的催促感 
结尾(散板)   自由地强结束 

云裳诉
        这道乐曲讲诉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恨。金曲模式与《安遗恨》很相近。在因子部分以强起将情绪推向高潮,表达出作者虽恨但无奈的情感,因此,音质稍硬,音量的幅度要撑满。接下来是一大段“深情的慢板”回忆了唐杨间往事。此段在整体上进行了四次递进,一层比一层更强烈,要注意滑音的前后关系,相同音的对比,摇指的稳定性,音质的果断性。既然是回忆,除了难过还会想起令人高兴的事,那也就引出了下面热烈跳跃的快板和一段如歌的表述。在快板中除了要干净清楚,还要利用重音注意与钢琴旋律的呼应,已经标明是如歌,再加上是以摇指技法表现,那么连惯性,自我的手臂放松很重要。经过突慢---渐快----逐渐加快,金曲高潮来到,这部分表达的感情很强烈,演奏上应注重气口,张力包括人的肢体与状态。紧接着钢琴的一段SOLO后又接到古筝的慢板,这一段慢板与前面有所不同的是,如果说前面是深情的。这段我想是从容的,经历了种种“变迂”,此时的心情,已经稍稍平静下来,但无奈与抱怨不会消失,于是以急板起头并强结尾,与开头呼应……

图表:

引子   情绪饱满 
慢板   深情的 
快板   热情跳跃-----如歌的
散板   强烈的 
慢板   从容的 
急板   含恨的
↓      ↓
结尾   无奈的

——宋谨:2006年暑假分析作业

总页数:1   1    

上一篇:对几首古筝曲的理解及处理   下一篇: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