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新筝课堂
 
王天一古筝新筝艺术现象分析
    点击数:5566    更新时间:2010/9/7 15:47:29    收藏此页

王天一古筝艺术现象分析  
    马年伊始,民族腾飞在即。跃马扬鞭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以往的征程。去年是世纪之始小龙之年。这一年里炎黄子孙好事不断:申奥成功、加入世贸、足球如愿等等。民乐界还有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这就是王天一古筝艺术被制成教学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了出来。第一遍看过之后笔者情不自禁拍案叫绝:真是复兴古筝事业的幸事。现在可谓其入史载册功德无量不无不当吧。激动之余感触良多。紧接着在极短时间内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了十多首新曲目和中国新型转调及相关技巧示范演奏,使我们再一次一饱耳福眼福的同时也看到了古筝自身改革科研的最新最好成果。王家军雄厚的整体实力、严谨的作风、优秀的曲目、完美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思考和心灵上的强烈反响。一些想法在脑海挥之不去,一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万象更新的世纪之初,借此从“新”这一角度谈些个人的粗浅意见,抛出一块土砖万一能引出些振聋发聩的金玉之言也未可知。
(一)
    民族乐器这一大家族中有两件其“血统”最为纯洁、最富本土文化内涵,其地位之尊令人不敢存些许懈慢。甚至以前士大夫们在请用它们之前必沐浴焚香,择月白风清后方可演奏,它们就是琴与。民乐中也只有这二者名前冠有一个“古”字。这个“古”字它们当之无愧,因为它们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古琴甚至至今其形制几与两三千年前一样。然而古色古香的情调越来越难以掩饰一种巨大的悲哀,这就是极端地“古”终于拉大了与越来越时髦的生活之距离,冷落的际遇和其历史上尊崇的地位很不相称。比较而言,经业界同仁多半个世纪之努力,古筝从技巧、曲目、形制、理论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改良发展,因而古筝逐渐从冷开始变热。说逐渐开始是因为其现状尚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时至今日不少人都还琴不分,甚至连乐器的正确摆放使用都不知道,在影视作品中就不难见到这种例子。《西游记》女儿国那一集里出现了弹者面对低音区反向而坐的画面,同样谬误在其它一些的影视里也有过。影视创作者都是相当有文化修养的群体中人了尚且对无知如此,何况他人乎!在当代民乐中的个性魅力罕有匹敌:它音量适中,音色优美,音质纯净,音域较宽,演奏姿态典雅。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不论是否通晓黄钟大吕,识得铜板铁琶,只要一有机会接触都会表现出极大兴趣,几乎都爱信手抚弄刮奏两下,而“善解人意”地可让他们马上就获得一种空前良好的音乐感觉,真是一种通灵的祥瑞之路。
    一方面是与人最具亲和力,另一方面它的现状与其它乐器比又不尽如人意。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余以为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古筝事业迅猛发展的趋势相比,我们的演奏家、作曲家及作品太少了。如徐悲鸿之于美术、梅兰芳之于戏剧、鲁迅之于文学那样的泰山北斗更是鲜有其人。这些前贤们的贡献远不止于自身所习专业,而是大文化意义方面的,影响面巨大。没有了真文化,只能有艺术之前身──手艺和工匠。也许有人会说,中国音协、人民音乐出版社不是出过一套器乐曲集,其中曲也有那么大一本,莫非还不权威,还说明不了问题吗?诚然,入选之作者曲目有优秀的一方面。可除此之外呢?而其它乐器除了入选本曲集的之外堪称佼佼者及精品者的就多得很了。我们的人口以亿计,音乐学院有几十所,只能拿出这点东西是不是太少了呀!界同仁不要再将“茫茫九派流中国”盲目地引为骄傲了。派多也许是好事,但起码应是名副其实之派。“两三个人七八条枪”似不应称派道流。细审古筝中有的所谓“派别”,真正有作为的艺术家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少得可悲可叹,大有充数之嫌。当年文学界曾取得过一个共识,赵树理之所以树得起一面山药蛋派之大旗是因为在其身后跟上来了一大批风格近似的作家作品。而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至今读起来如饮甘醇山泉,其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为一体的散文诗式之小说的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中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因为具有这种风格的作者作品广度和深度上仍然不够,最终未出现一个白洋淀派或河北派。我们之所以扯到了文学,是因为音乐与文学都属艺术范畴,属性既同规律亦应不悖。同时,与姊妹乐器作横向比也很易看清一个事实,这就是古筝目前的整体状态还存有相当的差距。一个乐队或乐团很难想象没有了二胡笛子会怎样,而作为国粹的古筝却有没有都不太引人注目。有这样的现实存在我们还有多少理由乐观呢?
(二)
    王天一以及他的学生们的横空出世犹如一股化雨春风扑面而来。他们以雄厚的全方位实力(从作品选题构思直至完成最后一次创作──演出等诸方面)在群众中广泛地赢得了好口碑与权威性。有人演奏古琴时把演员化妆成须眉全白鹤发童颜的样子以此来标榜沧桑古老,出于同一审美价值取向,很多古筝弹奏者亦爱男着长衫马褂女的清一色旗袍古装。这种形式和内容碰巧合拍,自然可获相得益彰之效,不过,若是单单以不变应万变,恐怕迟早都会令欣赏者胃酸上溢的。回观王家军,他们的演奏、化妆、服装、舞美,无不根据内容要求进行设计操作。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则是王氏为了更好地诠释作品内容,在深入研究传统技巧的基础上创新出了一系列原来未曾有过的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对弹奏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若无相应技术实力就需要再学习提高,否则将无法演奏。这对于已有相当功力者而言,则有能否以平和健康的心态对待新事物,踏实练功迎头赶上的一个颇关键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些,必然会被知识爆炸的时代所抛弃。王家军除了在的自身表现语汇上做了开拓性的工作,还将演奏家也视为了重要的表达要件。我们看到,王家军的演奏家们在演奏时除了高度投入情感之外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形体语言,发挥形体语言的作用。看他们的演奏如在欣赏轻歌曼舞,举手抬足俯仰挪移无不以美为据。而艺术语汇的增加肯定不是简单的加法,有时哪怕就那么一点点神来之笔也会骤得画龙点睛之效。俗语说:“不当家不懂柴米贵,不会啥不知啥艰难”。大凡学过又会点其他乐器的人都知道,是件易学难精的乐器。因为十指全呈解放状态,而手是除了面部最能传情表意甚至直接可替嘴说话(比如哑语)的人体部件。弹时手是直接作用于琴弦,并非如扬琴用长长的琴竹起间接作用。这就意味着在拥有很大灵敏度的同时也就伴随着更大之难度。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从王家军技艺大丰的情况来估计,他们在百尺竿头锐意进取的过程中不知克服了多少常人难以理解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达到的境界是多少圈内人士梦寐以求的啊!然而绝大多数未达到此种成就者主要原因就是努力不够。
(三)
    王家军演奏的曲目以新创为主。其中《红山魂》最有代表性也最有份量。这是一部四个乐章的大型协奏曲。这种大气魄大结构的作品,在此之前笔者还从未见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唱片社曾组织录制过名为《双与交响乐队的回旋协奏曲》、《广陵散》、《新月》等三首协奏曲。虽然气势也很宏大,但是毕竟是古筝与交响乐共同演奏的。《红山魂》由群完成任务尽显的气韵魅力。群齐鸣既开风气之先又以事实证明的极强表现力。也许有人会说,伽耶琴不是经常群体出现在舞台上么。诚然不错,伽耶琴与形制最同种源无别,也的确常在舞台上群琴呈艳。但可惜的是,这种乐器大多是在为声乐伴奏,而其本身的作用发挥受限,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艺术魅力。《红山魂》、《喜奔那达慕》的成功演出后才将群的功效韵致淋漓酣畅地展示了出来。可以想象得到,这两部作品如只用单或两三架奏出后的效果气势必然会大打折扣。可以十分肯定地说,王家军艺术实践中涉猎到的大也好新也罢抑或是其它,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装腔作势。王家军拥有的新技法新元素使其作品的振撼力如同看见了一座杰出的大型城市雕塑一样印象深刻,不可抗拒。
    上古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受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影响丧葬习俗从简,留下来可供后世瞻仰研究的文物极为罕见可贵。先祖们的生活、社会于我们而言充满了美丽的神秘。女娲、伏羲、神农等等这些人及事永远梦魂萦绕在华夏儿女的心头。艺术创作是抒情寄怀的最佳方式,于是《红山魂》生焉。
    纤纤玉指下涌出的旋律引导着我们的思绪,跨跃过数千年的时空距离,虔诚地目睹了先民们的祭祀叩拜。牲礼迎神,祈祝祷告。女神简装素裹,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与原始野性之美。她古怪精灵幻化万千,朦胧缥缈中真有点搞不清女神是王家军的女演奏家,还是演奏家原本是人,只是神似女神而已。此时我们的灵魂也被“上帝的语言”从充满功利世俗、钱权污染的红尘中升华净化。先民时期,大自然无法把握威力无穷,风火雷电等是最纯粹之自然。对此神秘莫测的自然界,绝对虔诚恭顺自然是明智之举。当时大概不会有人敢放言 “与天斗”、“与地斗”、“人定胜天”吧。这儿的自然纯粹,唤醒了我们炎黄子孙身上固有的优秀遗传基因。通过思接千载的灵魂交流,终于顿悟到不能再恶性轮回了。人与自然合谐相处,方为大道大德上善之举啊!
    有那么一群人走来了。他们越聚越多,不知从何处来,亦不知到何处去。噢!他们是在葬礼的途中吧!他们为他们的先人举行葬礼。而后又有把他们称先人的人为他们举行葬礼。于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成了与爱情一样的永恒主题。这些人蓬头垢面、兽衣褴褛,布满伤瘢茧痂的双双赤脚在苍茫蓝天之下的黄土地上沉重地踏出的旋律,悲戚壮烈的步伐撞击得我们心头隐隐作痛不忍卒听,不由得从心底向上苍大声祈祷: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四)
    也许有人会说笔者说的这些仅仅是个人感觉。我会告诉他,你说得对极了。音乐只能对音乐的耳朵起作用。而大凡艺术作品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可靠的。总体感觉都不好的作品又如何叫人从理性上去接受甚至论证成好作品呢!听了哈夏图良的《马刀舞曲》,我们难道感觉不到那寒光逼人冷气森森的马刀之存在吗?与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几乎都在孩提时流着泪学唱了李劫夫的王二小,它让我们虽未经历过抗日战争但至今还感觉得到侵华倭寇之万恶,恨不能挥舞着王二小的红缨枪将那些至今扰不思悔改的军国主义余孽统统消灭。如果艺术作品连让人有一点感觉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用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啊!
    以音乐手段来生动具体地传情状物其难度较之美术文学似乎更要难些,把“魂”表现出来就更难上加难了。魂魄、精神这些谁也没有见过,因为太抽象了。用抽象手段表现抽象事物风险太大,机巧者往往回避之,非大智大勇者难为亦难成。有时这剽窃几句那剽窃几句,轻松愉快地就成了,作曲家何乐而不为呢!就是有人揭发了,我也会在法院把官司至少打平,因为法院毕竟不是音乐学院。大多数圈外百姓见咱家不输官司还敢说剽窃了么。再说在短时间内好像还不会有审判假大师假作曲的法律颁布实施。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我的第二故乡。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饥饿受到的痛苦较文化大革命受到的精神伤痛一点也不少。儿童时的笔者为了活命以小盲流的身份在草原上一住就是二十年。草原以宽阔的胸怀使成千上万的所谓盲流未变成他乡饿殍。我是喝着牧区的奶吃着牛羊肉,哼着长调跳着安岱舞长大的,因而对草原的一切都崇敬有加。胡松华唱的《赞歌》百听不厌,齐宝力道大师的马头琴每每令我肝肠寸断。但对某些不得要领却又自我感觉良好的音乐家又心生厌恶。我以为他们太轻薄浅浮了在糟踏草原文化,他们既无草原生活阅历又根本不懂牧民。我的生活经历使我对反映牧区生活的作品都会本能地横加挑剔,稍有败笔就会在心中朱笔一勾,判以“极刑”。对于《喜奔那达慕》这样的曲子,我自然是以百倍的“警惕”来听。因为当时没有谱子在手,听曲之前只能凭空臆测。我那时想可能作者又是以内蒙丰富的民间音乐为素材编曲而成的。虽然编曲比创作再怎么说也要轻松,但是只要编得好一样不失优秀。可是当曲子刚奏完一个乐句之后我就意识到我没预想对,这是一首十分成功的原创曲目,其音乐感染力绝不亚于二胡独奏曲《赛马》、齐奏曲《奔驰在千里草原》。
(五)
    欣赏《喜奔那达慕》这首曲时,曲调未起我已先有四分亲切感。演奏家们清一色蒙族姑娘节日时才穿的美丽盛装,这使我回想起了当年随乌兰牧骑走边防、串浩特、住苏木,骑骆驼乘马车下乡演出的情景。乌兰牧骑的姑娘跳舞时也穿这类衣服,他们跳挤奶舞、碗舞、筷子舞等等,那韵味一如这首曲。及至曲子听到一半时,我虽然身在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心却飞越关山喜奔那达慕会场。当时的那达慕那才叫地道呢!状如头盔的明朝铸就的喇嘛锅一次就能煮几头整犍牛,不论来多少从哪儿来的人都可免费在会场吃用游玩,喇嘛跳神,祭敖包等活动也是现在那达慕上不易见到的。四五匹马拉的大马车是除骆驼、马之外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车把式神气活现地把大鞭抽得啪啪脆响,他的车上满载着欢声笑语直奔那达慕而来。摔跤、赛马、射箭当然不可或缺。“阿拉克”(蒙语酒,本意是马奶酒)的香味与牧歌一起飘散,小伙子与姑娘同时沉醉。还有那蒙古包里牛粪火升起的炊烟、芨芨草、小白桦、山丹花等等等等都一起奔来眼底。至此心中的好感又多了四分。当全曲听完了时已有十二分快感。真个是“此曲合当大漠有,托劈抹挑总关情”。如果当时王天一、王居野两位作曲者在场我非得向他们深鞠一躬以表敬谢之意。我还要告诉他们,这首曲子之百听不厌,犹如叫我再在草原生活一百年也愿意一样。
    为篇幅计我们对王氏作品不可能全部都作详尽的评述,上面谈到的也远未揭示出两部作品的全部内涵。判断是否是良驹只有用时间距离衡量,好作品的价值飚升离不了时间与实践。低劣的作品完全可以通过炒热而“流行”起来,但是只能混淆视听于一时,而绝不能永远欺世盗名。的确,这二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音乐界这一亩三分地尤其热闹。什么“天王”“金刚”乌七八糟,舌头伸不直、谱调搞不懂的歌“腥”纷纷粉墨登台你方喝罢我亮相。男的扭捏作态长发披肩,再“前卫”点隆隆胸就可以去抢人妖的那碗饭。女的大解大放青丝变黄,再壮壮胆“洋味”些便不难硬充洋大腕之派头。其中“佼佼”者如去参加拍摄《西游记》演妖精都可以不用再化妆了。诚然,人格与艺术离不了个性。然而只有有了丰富的内涵方可言及个性等,反之便是装腔作势的假洋鬼子。陶渊明、李白、扬州八怪很有些荒诞不经之举却成就了千古美谈,就是这个道理。
    艺术需要付出,最主要是精神毅力的付出,经济付出倒在其次。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嘲热讽与恶毒攻击。否则只有到“流行”、“时髦”之中去淘金发财,将宝贵的青春淹浸在热闹里。运气好的,也能依靠某些绯闻轶事在历史上留下点不干不净的痕迹。朝气蓬勃的王家军能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利器(新曲目新技法和新型)得到广泛的认可其动力之拥有肯定比别人付出了更多。这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改型时期太不容易了。
(六)
    和任何新事物面世后必然会引起相应反响一样,王家军的艺术实践既有人从内心为之喝彩,也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必欲彻底抹煞否定而后快。对此我初始感到诧异不解,但后来稍一细想觉得这也属正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不正常的是只允许自己有所爱而见不得他人爱出了点名堂。其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永远都会有令我们不舒服的人与事。只要无伤大雅,对社会个人国家民族无害则尽可能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太认真较劲是在和自己过不去。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先做好。
    随着各种不同意见的获得,使人不得不开始思考这么三个问题,即王家军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其意义何在?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历史上,唐诗宋词风流万世,明清小说元曲汉赋则各领风骚,五四运动确立了白话文之地位……可是,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可以和前人的丰功伟绩相比较呢?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膜拜和拙劣模仿,自己的一切几乎被冲击得荡然无存。但是,先哲告诉我们: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王家军出现了!他们的出现,存在着历史的、现实的诸方面原因,偶然因素似乎并不多。
    艺术自有其难以更改的规律性。产生王天一这种尖端水平的艺术家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亦即生产周期。近二十来年不断地深化改革,没有发动过什么破坏力巨大,天怒人怨的政治运动,这些都使社会稳定发展。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给艺术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王家军恰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过去有“盛世出祥瑞”一说,剔除其神秘主义思想后,它的主要意思是只有安居乐业了之后方能出现异乎寻常的事业成就。可以这样说,王家军的出现是社会安定的一种反应。界不出王家军,说不定哪一天会冒出个张家军李家军来。就算不出在界,也必定会出在别的什么专业里。
    也许有人要这样问,既然可能出张家军李家军,为什么偏偏出的是王家军,且是专业方面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些问题说清楚了王家军现象的某些意义也就凸现出来了。
    首先还得回到前边说过的话题上去,从古筝自身说起。既然在民乐之林中古筝并不人丁兴旺,属家族衰微之列,那么古筝中兴的历史重担注定了要由某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群体承担。王家军从作曲创编到演奏示范以及教学普及,都已有成体系具有集团军之实力。而想单枪匹马各自为战成就事业的就太勉为其难了。随手翻阅一下相关文献稍作比较会发现,哪怕是至今仍处低谷期的古琴也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而与之相比几近空白。没有大量前人的资料可供借鉴参考,欲取得从无到有的突破性成果谈何容易啊!这需要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以及充分的自信,还有就是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能力。王家军恰巧集这种种优点于一身。王家军的灵魂人物——王天一和王居野,几乎具备了成就一番事业的种种条件。他们都是研究生学历,东北汉子豪放的性格使他们一直把“不干则已,干就干出名堂来”作为座右铭。东北具有的浓厚人文底蕴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于是王家军在不懈的努力之下,克服种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困难,成功了!当然,对那些一时未获成功、遭遇过挫折的攻坚者,我们也要顺致崇高之敬意。正是这种精神,才可以将艺术发扬光大。从王家军在界的影响与日俱增这一点来估计,王家军将在古筝史上起非常重要的承启作用。
(七)
    历史的确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虽然我们已无法亲眼目睹古时候朝阳的繁荣文化,但是几十年前在这儿前窗户村辽墓出土的排箫、拍板、羯鼓、答腊鼓等乐器却充分说明当时当地的音乐事业相当发达。如果以此证明王家军的出现有其历史渊源还稍嫌牵强的话,那么再看看近几十年的关外情况吧。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优秀的民乐学者安波就在这里工作创作。中国音乐界里颇有地位的沈阳音乐学院的早期院长,则是留下不少传世之作的李劫夫。此外李默然、田连元、赵本山、巩汉林、潘长江、黄宏这些关东汉子们一个个无不大名鼎鼎。大秧歌、二人转更是风头十足。近年来古筝在朝阳地区则有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一九九一年朝阳因此被授予了全国唯一一个“古筝名城”的称号。一九四八年全国不少地方尚未解放,可朝阳县已经成立了正规的文化馆。由此看来王家军在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这块热土上出现也就不是难以理解的了。东北的白山黑水,孕育了一代代的英才,这其中就有王家军的诸位演奏家们。当然,事物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历史的必然与一时之偶然的确不易分得很清。这就和想把五里河足球出线,马家军的女子中长跑当时震惊世界从历史地域上理论得一清二楚一样难办。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理解,王家军的出现并不是神话,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
    现在的教育也开始讲成本了。王家军里先后有五次荣获全国大赛冠军、四次荣获亚季军、有两人次举办独奏音乐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为了不使文章臃肿超肥我们已无法将他们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一一列出。仅就这里所提到的一小部分,其分量也是任何人也不敢小瞧了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取得如此成果与荣誉的成本却低得难以令人置信。一般来说,培养一个称职(还不敢说全国冠军)的器乐人才约在十年左右(中专三年,大学三至四年,中专之前还得学到一定程度),其间需要家庭支付相当的学杂费,国家则需配齐教具教材校舍师资等等,而这些配置还不能滥竽充数,自有其很高的专业要求。虽然通过院校培养人才是全世界都采用的主要途径,可其成本与日俱增居高难下也是不争之实。但即使是这样大投入,还存在一个国家用高额成本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中有一小部份不一定就是合格人才的现实问题,个别人甚至是有历少学有凭欠文者。另外一方面,在学有所成甚至为国家做出不同贡献的人群里,又有相当比例的人并非科班出身。这一点在文化艺术体育诸专业里更是明显。他们人均消耗掉的国家教育资源远远少于所谓科班者,但成就却依然辉煌。如果我们向不知情者介绍王昕阳这位夺大奖如探囊取物的顶级选手时说:她曾在某全国著名艺术院校苦读了十年,获过硕士博士等等学位,还出国留过学,大概谁都不会以为学习投入太高。可实际上,每当人们知道她并不是占用巨大的国家教育资源培养出来时,无不钦佩有加惊讶不已。
    我们的国家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比在不少方面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家建设民族振兴无不亟需人才。现有的教育模式、教育体制的不合理之处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因此,如何既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水平又同时把成本降到最低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王家军的成功经验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大力推广的。把这个工作做好,对于我们以后如何探寻艺术教育的规律和认识其特殊性不无好处。对于尽快填补正规院校因鞭长莫及留下的空白同样具有深远而实际的意义。毫无疑问,王家军在不依靠国家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弘扬民族文化,深化古筝教育,大兴社会办学,批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振兴本土文化做出贡献的经验已颇具经典性了。
(八)
    目前有很多地方政府都加大了打造本地名牌名片的力度,努力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王家军所在地区的党委政府肯定在这些方面是较重视也做得不错的。而王家军使更多的人知道了辽宁朝阳则是对乡梓恩泽的最好回报。
现在已是信息时代,新旧观念碰撞加剧,各种文化交融不断,竞争淘汰势所难免。什么文人相轻、山头之争、门户之见等等旧有匠人习气、江湖陈规已统统不合时宜。口传心授,就琴说琴不及其它的作坊式教学更已落伍于时代。王家军如果没有成功摆脱某些传统羁绊,是很难取得这些
总页数:2   1  2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资讯了   下一篇:《中国古筝新筝技法教程》目录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